阅读历史 |

妈妈不要走不要离开我(11 / 13)

加入书签

些东西放在这里有一段时间了。

我用脚踢了踢旁边一个高大的物件,一块迷彩帆布滑落了下来,露出了乌黑

的履带和轮子,我恍然大悟,那长长的一根是坦克的炮管,从履带的形状和炮塔

的轮廓来看,这应该是一辆79式主战坦克,而这个厅子里放置的其他物品,应

该也是类似的陆战武器。

为什么这里会储藏了如此之多的武器,难道组织有什么目的吗?只不过这些

武器都已经有一段历史了,从覆盖的尘土来看并没有使用它们的痕迹,机械如果

长期不使用的话很容易报废的,就像是这台79式主战坦克,从量产至今已经有

30多年了,估计连机油都凝固成奶酪状。

导师并没有在这里流连太久,我随他走进了墙角的一架电梯里,随着一阵电

机驱动齿轮的声音,我们开始晃悠悠地上升,电梯上升的速度并不快,但我们好

像身处低洼的地方,不知道电梯到底上升了多久,我有些担心它是否老到会出故

障的年纪,但幸好它安然无恙,并且把我们送到了最顶层。

走出电梯后,外面光线突然明亮了起来,一直都在地底下行走,所见都是不

甚明亮的非自然光,陡然看到大自然的正常光线,眼睛不由得多眨了几下,只见

自己身处于一个宽敞的大平台,正对着电梯是一个长100米、高50米的大窗

口,从窗口看出去只是一片蔚蓝的天空。

而在平台的中央,一架黑色涂装的四旋翼直升机静静地躺在那里,这就是那

晚把我们从福佑大厦救出的黑鹰,我们应该就是从这个窗口进来的。

导师并没有多停留,直接越过黑鹰走向那个窗口,我赶紧跟了上去。

越走近窗口,我越觉得从外面吹来的风力之大,导师在窗前站住了脚,我随

后也跟上站到他身边,凌冽的风吹得我差点张不开眼皮,这风也带来了自然的气

息,我有些贪婪地吸着这难得的空气,眼睛逐渐习惯了外界的景象。

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碧如洗的蓝天,然后是远处如睡美人的山峰轮廓,由此

可见我们身处之地极高,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?能够容纳这些坦克和直升机,

我往下方一看,居然有些眩晕,一朵朵飘荡的云雾下方,青翠夹杂在层峦叠嶂中,

我们居然是在一座极高的山峰上。

导师好像看出了我的疑惑,他主动介绍道:「上个世纪70年代,由于意识

形态上的正义,我们曾经与北方一个大国处于紧张态势,当时高层认为,大规模

核战争一触即发,领导人也做好了打核大战的准备,所以陆续修了许多核战防御

工事,这里便是其中的一处,对外编号叫801所。」

我这才明白,这座山的腹中整个都被掏空了,外表上看过去并没有什么变化,

但实际上在山腹以及地下几十米深的地方,建成了一个人工的战备掩体,总建筑

面积达20万平方米,几乎等同于一座40层高的大楼,可以承受200万吨T

NT当量氢弹爆炸的冲击,还能抵抗8级地震的破坏。

这座掩体内各项通风设施齐全,室内气温长年保持25摄氏度左右,完善的

后勤保障储备可以确保1万人在内生活,而里面更是配备了一个陆战旅的兵器装

备,以及一个高度机密的指挥中心,而一旦战争正式打响,政治中枢将分散转移

到各处掩体,以确保不会因为对方的斩首行动,造成群龙无首的状态,像这个直

升飞机降落平台和黑鹰直升机,都是为高层的军政人士准备的。

当然,那个两大阵营壁垒分明的时代已经过去,那个北方大国也已经成为历

史,世界已经进入一极多元的复杂时期,预料中的核大战爆发可能性越来越低,

维持这样的战备掩体越发显得不划算,也不符合新世纪的发展趋势,所以进入2

1世纪后,这些掩体基本上都停止了维护,曾经驻扎的官兵也纷纷撤出,更不用

说里面那些从来没应用过的武器了。

这些掩体的功能虽然已经被废弃,有些转移给了科研院所,有些改作商业开

发用途,只有极少数几个被保留了下来,但却一直对外保密。不知组织是用了什

么手段,居然占据了这样一处掩体,这让我对组织的背景与能量更加惊叹与畏惧。

「你是怎么想的?」导师沉默了半天,终于开口了。

「看看这里,看看你自己,跟组织相比你就是一直小小的虫蚁,你凭什么跟

组织对抗,你觉得自己可以说走就走吗?」

导师的话令我答不上来,我对组织的实力与行事作风已经非常了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