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四章 宜小新生活(2 / 3)

加入书签

望没被满足,就大闹。

淮奕也是小孩,看见喜欢的玩具会问姥姥姥爷要,不想和妈妈分开,也会撒泼打滚哭红眼求。

但经历得多了,淮奕也似懂非懂了,有的东西再喜欢,他也不能说出口,有的人再不舍得,他也不能哭费嗓子。

一是没用,二是不想再因“不懂事”而挨打。

渐渐地,淮奕的行为和语言再也不是不经大脑的直接反应,而是经过独立思考权衡利弊后,受到约束和控制的反应。

像学校同学的恶意玩笑,淮奕之前不是没有回应,正是因为有过回应,他才明白他必须无动于衷,否则就是达到了别人的目的,满足了别人的趣味。

不想让事情变本加厉,他就必须考虑自己行为的结果。就这样,淮奕的思想渐渐与同龄孩子拉开了距离。

早熟的思想让淮奕为避免心理伤害,本能地在心外架起了一层具有防备模式的屏障,这层屏障也让淮奕逐渐减少了对人和物的情感投入。

就算是某些具有特别感情的血缘亲情,也不是不可消散的。

时间越长,淮奕就对动辄拳脚辱骂的姥姥姥爷、没怎么接触交流过的亲戚,以及没培养过感情的妈妈,越来越漠然。

至于那个从来都没有见过的“爸爸”,淮奕从小就对这个词没有概念。如果不是上学后才发现每个人都有爸爸,淮奕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也有爸爸。

不过在更早的记忆中,他似乎听姥姥说过什么“再不听话你爹就会把你拉走,让你再也见不到俺”。虽然那时淮奕还小,并不知道这句话意味着什么,但他依稀记得,在听到姥姥说这句话后,他声泪俱下,说再也不敢不听话了。

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淮奕,几乎没有感受过什么爱,自然也不太会正常去“爱”。

但人终究是复杂且矛盾的感情动物,除了先天大脑发育不良导致的情感障碍外,没有人生下来是毫无情感的。

每个人都需要爱,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从他人身上汲取温暖。

淮奕显然是发育正常的一般人,虽然没曾感受过什么爱,但这并不影响他感受其他人的好意。对比之前被排斥、孤立的情形,淮奕不但不反感新同学们客气友好的接触,更会在感受到对方的善意时,主动出击。

就算没有季一航的帮忙,融进一个新集体,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。

?

转学的第一天,淮奕就知道了新同学们课间喜欢干什么。

第二天,攒下的零花钱就少了一沓。

第三周,三年一班各小团体扎堆的营地和规模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
课间,围在淮奕身边的学生数目可观——几乎没有孩子会拒绝零食、玩具、漫画的诱惑。

眼看着周围挤的人越来越多,淮奕意识到了某些问题:一是零花钱很有用,但他越来越攒不住了;二是······真的太吵了,他的耳朵也遭不住了。

为了还自己一个清静,也为了多攒点钱,淮奕新买的东西渐渐少了,扎堆在周围叽叽喳喳的同学们也终于消停多了。

?

虽然和同学们相处得都很融洽,但班里跟淮奕玩得最好的,还是同桌季一航和右桌李子豪。

季一航和李子豪在一个小区长大,是从小就一起玩的好朋友。两人的爸爸在一个单位工作,婚后都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,两家离得不远,也就隔着一栋楼的距离。

虽说好朋友之间也会无可避免地发生一些小摩擦,但季一航和李子豪却没怎么赌气吵过架,有分歧了也商量着来。当然,多数情况下都是李子豪迁就着比自己小一岁的季一航。

可自从二人行变成三人行后,两人就常因为淮奕闹小别扭。

例如课间季一航要收全班同学的作业,李子豪便让淮奕陪他去厕所,从厕所回来后,淮奕就发现季一航瘪着嘴,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。

淮奕问怎么了,季一航没说话,过一会憋不住了,季一航就问他俩去厕所为什么不带他,李子豪说看他在收作业就没叫他,季一航反驳平时都是等他收完作业一起去,为什么今天就不等他了,李子豪说实在憋不住了······

两人就去厕所的问题无休止地一问一答,眼看着要吵起来,淮奕站出来打圆场,说下次一定等他一起去,季一航赌气地白了两人一眼,转身自己去厕所了。

从厕所回来后,季一航一上午都没和两人说话。好在淮奕书包里装了一本最新出的漫画周刊,季一航才看在漫画的面子上原谅了两人。

再例如体育课上老师让自由活动,季一航想踢足球,李子豪想打篮球,两人便让玩什么都可以的淮奕选。

淮·端水带师·奕看情况不对,就提议上半节课玩足球,下半节课玩篮球。李子豪问为什么不先打篮球,季一航说就要先踢足球······两人又因为玩球的顺序问题一来二去地掰扯。

淮奕扶额,撂下大有一副从上课吵到下课架势的季一航、李子豪两人,转而应女同学们之邀,在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